分享精品高考语文资源

打造优质语文学习空间


现在距2018年高考还有 [ ] 天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2008-6-8
来源:未知
点击数:  8790        作者:未知
  •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4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教室 瑕疵 徜徉 不落窠曰 歌声粗犷

    A. shǐ zī cháng cháo kuàng

    B. shì cǐ cháng kě guǎng

    C. shì cǐ tang cháo kuàng

    D. shǐ zī tang kē gu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洽 筹划 名信片 大象的鼻子——能曲能伸

    B.按语 沉湎 泊来品 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C.宣泄 鄙薄 炒鱿鱼 耗子啃书本——蚊文嚼字

    D.装帧 针贬 挖墙角 冰粘煮黄连——同甘共苦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约英雄全训华守墓37年的陈健,获得了“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的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一个生者对一个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 ,但是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 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 ……

    A.约束 淡去 风范 B.制约 淡忘 风范

    C.约束 淡忘 风尚 D.制约 淡去 风尚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面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相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英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B.鲸的“歌声”能表达很复杂的意思,但远不能与人的语言相提并论,因为鲸的“歌声”里没有能够代表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的名词。

    C.漫步桃园,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国后还可去自费采摘,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D.某些商家违背商业道德,利用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为“隐形笔”大做广告。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乘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曰夜饮酒,今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履刍秦,三室之妾俱足桀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遂。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照,及之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是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率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撩,使足以毕霖而。令拍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攒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种,薪撩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奶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弊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 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 ②敝撤:艰难的样子 ③乐:喜欢、乐意 ④康:大路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能歌者 致:使……到来

    B.徒行见公曰 徒:步行

    C.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赶上

    D.委之百姓 委:任命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三请,不见许 徒行见公曰

    B.令国致乐不已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C.公驱,及之康内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被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号原文的一项是

    A.(但)无乐有上矣。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听)。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第Ⅱ卷(共120分)

    注意事项:

    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 之 于 齐 楚 扦 蔽 也 犹 齿 之 有 唇 也 唇 亡 则 齿 塞 今 日 亡 赵 明 日 患 及 齐 楚 矣 且 教越 高 义 也 却 秦 师 显 名也 不 务 为 此 而 爱 粟 为 国 计 者 过 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善欺。

    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  】【  】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三题)(6分)

    ①《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日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② 曹操《短歌行》抒发了广招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诗的最后四句是:“ , ,周公吐哺,天天归心。”

    ③ 《阿房宫贱》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刹象亡的历史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

    ④《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教练的艺术形成式表现了埔大深遂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圈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诉外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扩年殿比大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外低楼,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圈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圈”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阅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以气热取脏,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徒刑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

    1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热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答:【  】

    15.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答:【  】

    16.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答: , , 。

    17.天坛大约有十万株树,你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

    答: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给“书虫”当夫人

    “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州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天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面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先生的藏书不仅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积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七,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便可以不挪窝锻造地读他那些永远读不完也永远读不厌的书。母亲关于“书虫”的灵感大抵由此而来。即使是旅途中,他与书的关系也难以“离间”。记得有一次他与几位同道乘火车去外地开会,我特意买了一副扑克给他带上,供他们一路消遣。出差回来他连声向我道谢。原来他一上车,便把扑克送给另人玩,自己却借此抽射去读书了。我曾经问他: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是否知道钱多的好处、生活享受的乐处?他抬头望了望我,不无歉意的说:“知道,怎么不知道。可我们这一代起码被耽误了十年读书和研究的时间,只有全力拼命赶才行啊。”说完,仍埋头读书。从此,我也不好再用这样的问题为难他了。有时,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妇唱夫随”,双双出入于各种消费与娱乐场所,我也不免有点失落。但有一点,我心里是笃的:我的这位仁兄决不会有外遇,只要他有书。为了节省一切时间来读书、研究,他甚至不愿装修新居,说是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值,末了还引经据典道:“这就叫做‘不为物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为书痴。”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他不算高产。我有时嗔轻他动作太慢。可每当我看到他那些写得一丝不苟的手稿,读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样不容置疑的文字时,我不能不心悦诚服。说来,我的先生既不风流倜傥,也非有钱有势。当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许的,正是他那些写得工整隽秀而又朴实无华的情书。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客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

    (取村于肖融《给“书虫”当夫人》)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所谓“惨”状,是说写字台及其周围又被书籍和文稿占据了,显得又乱又挤。

    B.“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说明妻子对丈夫有点畏惧。

    C.妻子有时“不免有点失落”,这表明她希望丈夫也能和自己一起享受点生活的乐趣。

    D.丈夫说“不为物役”妻子回他一句“但为书痴”。看来这对夫妇也存在着沟通障碍。

    E.丈夫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写情都一丝不苟。

    答:【  】【  】

    19.解释词语并回答问题。(6分)

    ①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物定含义。

    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答:

    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答:

    ②结合以上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答:

    20.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书虫”形象。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4分)

    答: 

     

    21.文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有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六、本大题3小题,共12分。

    22.“小葱拌豆腐”本是老百姓喜爱的一道家常菜,后来衍生出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不久前,某行政部门征公益广告创意,以一盘“小葱拌豆腐”为主本图案的广告创意,因有积极的比喻意义被采纳了。请你为该“主体图案”配一句恰当、简明的广告语,不少于8字。(3分)

    23.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在的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点评: 

    24.请以“我的一条建议”为标题写出一段文字,为办好北京奥运进言献策。(5分)

    要求:①内容合理、具体、语言通顺,不少于80字。

    ②不得写出建议人的单位、姓名。

    我的一条建议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吡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试题详解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B

    2.C A.明信片 大象的鼻子——能屈能伸B.舶来品D.针砭 挖墙脚

    3.A

    4.B买椟还珠:买木匣子,将珠宝还给商家。现在一般用于比喻舍本逐末,取舍适当。这里语意不符。A首当其冲:比喻首先遭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C耳熟能详:听得熟悉,乃至能够详细地复述出来。D无所顾忌:没有什么顾忌和畏惧。

    5.B A.“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缺主语,应该改为“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C“一树树的桃林”搭配不当。D“中小学生具有的好奇心理和在考试作弊并不鲜见的情况下”累赘语序不当。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D委:交给,送给

    7.D 乃:均为于是 A.  前一个见:表示对自己怎样,后一个见:看见,B. 前一个已:停止,后一个已:已经 C. 前一个之:到,后一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A 这里不是转折关系。

    9.C ④描写的是景公。⑤不能表现晏子怎样,

    10.B不能说景公从谏如流。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11.(5分)

    夫赵之于齐楚/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文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12.(7分)

    ①D、E

    ②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13.(6分)

    ①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②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③后人衰之而不整之 亦使后人而复衰后人也

    ④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四、(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4.C

    15.D

    16.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

    17.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类。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18.(4分)B、D

    19.(6分)

    “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

    幽默(风趣、诙谐);富于收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

    20.(4分)

    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

    21.(4分)

    要点一:丈夫耐心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

    要点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肯定。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22.(3分)(略)

    23.(4分)(略)

    24.(5分)()

    七、(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5.(60分)(略)

    【文言文译文】

    齐景公时,连绵之雨下了十七天。景公日夜不断地饮酒作乐。晏子请求向人民放粮救灾,请求了多次,不被许可。景公命柏遽巡视国内,招来善于歌唱的人。晏子听说了这件事,不高兴了,于是就把自己家里的粮食分给村民,在路上摆上装粟米的容器,徒步来见景公说:“连天大雨下了十七天了。毁坏屋室几十处,饥饿的村民有好几家,百姓中老年体弱的,挨冷受冻甚至连短褐衣服都穿不上,饥饿连糟糠都吃,处境艰难无路可走,四处找寻,求告无门。可是您不加体恤,日夜饮酒.在国内不停地作乐。你的马吃的却是府库里的粟米,你的狗被过分地宠养,处在三室的姬妾都给准备好充足的肉食。狗、马、室中妾,对这些不已经是很优厚的吗?对于村民百姓,不也是很刻薄吗?在家乡处于困境而无处求告,就会对国君不满意;饥饿而无法求助,就会不喜欢君主。晏婴我同百官,使人民饥饿穷困而无处申告,使主上沉湎于享乐却不对人民体恤,这是我的最大的罪过啊。”行了两次跪拜礼后,请求离开,于是弃职出走。

    景公跟着他,在途中兼程却没追赶上。令车驾追到晏子家中,也没赶上他。发现他家的粟米都给村民分光了,装来的容器都摆在道路上。景公驱车追赶在大路上赶上了他、于是下车,对晏子说:“我有罪,您背弃我不管,我就不说自己,你不想顾及国家百姓吗?希望您留下来保全我。我请求恭敬地拿齐国的粟米财物交给百姓,拿多拿少做吩咐。”说完就在路上向晏子陈迁拜求。晏子于是返回来,命令巡视查访百姓家,家中有一布一线而没有粮食吃的,让他们有一个月的粮食;家中连一布一线的储备都没有的,让他们有一年的食粮;没有被分到财物的村民就给他提供柴薪,使之足够来渡过连雨的难关。让柏遽巡查村民家,发现屋室不能抵挡风雨.就给金。巡视找寻缺财少用的村民,三日内结束。三天以后.如果没查到位,就是巡查官员的罪过。

    景公走出屋舍.减少酒肉的供应。三日后,官吏巡访后向上汇报:贫困的村民有一万七千家,用去粟米九十七万钟(钟,古代表容积的计量单位〕,柴薪用了有一万三千辆车;毁坏房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景公从这以后在宫室内节省饮食,不吹奏琴瑟,敲钟击鼓作乐。晏子请求让景公身边那些凭歌舞来使国君欢娱的人离开宫室。

精彩分类
互动交流

© 2007-2017  高考语文网备案辽ICP备08005471号 

友情链接:辽宁省实验中学